当前位置:智谷库>书籍语录>

《道可道:<老子>的要义与诘难》经典语录

智谷库 人气:1.9W

经典语录

孔子讲的东西总是切中现实*,老子也是一样,他们纵然谈论玄而又玄的天道,标靶却是近而又近的人事,尽管我们总是把老子想象得更加玄妙而高远。

《道可道:<老子>的要义与诘难》经典语录

历代知识分子屡屡为了从皇帝手中争取相权而努力,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。具体来说,道理是这样的:要维护国家的稳定,就必须保障皇帝的权威;为了保障皇帝的权威,皇帝就不能犯错;但只要是人,都会犯错,皇帝也一样;所以不犯错的办法只有一个,那就是什么都不做;但事情总要有人做,那就交给宰相做;宰相可以犯错,犯了错既可以处罚,也可以撤换,但大家还是会相信皇帝的英明。道理就是这么简单:如果你什么都不做,就没人知道你傻。

否定强悍并不意味着人们希望自己弱小,而是因为行事强悍的人反而会失掉他的强大;抛弃仁义也不意味着人们不喜欢仁义,而是因为追求仁义反而会带来诈伪。

在先秦典籍里,“道”也已经有了“说”的意思,尽管并不多见。比如《荀子.非相》有“学者不道也”,《荀子.儒效》有:“客有道曰……”,《诗经.鄘风.墙有茨》有“中篝之言,不可道也。所可道也,言之丑也。”

如果我们可以画一个时间轴的话,就会发现,对《老子》的阐释是越往后越深刻的,甚至会让人产生出这样一种奇异的感觉:与其说是《老子》精妙阐释了宇宙的至理,不如说是宇宙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向《老子》学习。

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我安慰,当你有了成绩,你就当成天道酬勤,当你受了累、挨了饿,你就当作这是上天对你的磨炼和考验。一个人要在艰难时世里讨生活,总少不的一点信念的火花,尽管这个火花只是你的想象力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影。生活的勇气往往来自于自我暗示的谎言,除非你一直过得很顺。

1,少欲。2,普通人只能理解坏蛋很坏,一点都不好,却无法理解真正的大好人看上去也一点都不好。3,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意义不在于解决具体问题,而在于安定民心。 4,*一个全称肯定判断虽然需要穷尽所有的例*,但要想驳倒它,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就够。(无为与秤砣) 5,有恩有伤。 6,见恶不怒,见善不喜。 7,归根结蒂,第一,贪欲是生物的本能,人类也不例外,和本能作对是困难的;第二,有饭吃、有房子住是先决条件,如果饥来没饭、困来没床,就不得不“百种需索,千般计较”。

有一个明明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常常为人熟视无睹,那就是从《老子》的文本本身看“道”与“德”的关系,其实看不出这是一组成对的概念——反例譬如通行本第三*章所谓“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”,从发展顺序讲,“德”后于“道”,先于“仁”;从好坏的角度讲,“德”比“道”坏,比“仁”好。所谓“道德”之论,绝大部分是被后人附加上去的,并非《老子》的本旨。历代研究者为了弥合这个矛盾,便着力于分析“德”的多重含义。

但即便我们去看看道教那些玄而又玄的典籍,比如著名的《道体论》,文章是用问答的形式,提问的人在得到*之后有时还不敢肯定,于是乎多问一句“你是怎么知道的”,回答的人就会说“因为《老子》的哪段哪段是如何说的”,终归还是摆脱不了语言文本,没有放弃对信息来源的追究,也就是说,没做到“禅客相逢唯*指,此心能有几人知”的境界。

经典的一大用处就是:任何立场的人都可以从中“合乎逻辑地”找出依据,论*自己的任何观点。

它道出了这个世界上最吊诡的一个真相:越是标榜什么,就说明这个社会越缺少什么。标榜以德治国的时候,恰恰说明了现实最大的问题是缺德;标榜清官忠臣的时候,恰恰说明这些人才是社会的另类。

一个人一旦成为偶像,光环就远比真实重要了。